臨沂市關于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
2020年5月15日,臨沂市人民政府印發了《關于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》(臨政字〔2020〕57號以下簡稱《實施意見》)。
一、起草背景
建筑業是支柱產業、優勢產業、富民產業,與民生息息相關,與多門類產業緊密相連,可拉動上下游相關幾十個產業發展,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,為社會創造大量勞動就業崗位。近年來,臨沂市建筑業發展勢頭良好,2017年入選全省建筑業5強市,2018年位列全省5強市第4名,平邑縣位列全省建筑業10強縣第3名,2019年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203億元。全市建筑業從業人員總數約35萬人,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產業。但是,我市建筑業改革發展過程中存在龍頭企業少、外出施工產值低、企業資金壓力大等問題和困難。研究出臺《實施意見》,不僅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、省政府等政策、文件精神,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,也是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,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的迫切需要,對于全市建筑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動新舊動能轉換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和長遠意義。
二、起草依據
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》(國辦發〔2017〕19號)、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《關于貫徹國辦發〔2017〕19號文件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》(魯政辦發〔2017〕57號)和《關于進一步促進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十六條意見》(魯政辦字〔2019〕53號)。
三、起草過程
在《實施意見》起草過程中,認真學習研究了國辦發〔2017〕19號文件、魯政辦發〔2017〕57號文件和魯政辦字〔2019〕53號文件,經過廣泛深入調研,借鑒先進地市經驗形成了《實施意見》初稿。初稿形成后,向部分建筑企業征求了意見,企業對《實施意見》的盡快出臺呼聲高、期待大,并對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、加大扶持激勵、減輕企業負擔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建議。根據意見建議進行了進一步完善,并向市發改、財政、人社、稅務、金融監管等部門書面征求意見,最終形成了《實施意見》,并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,于2020年5月15日正式印發執行。
四、主要內容、措施
《實施意見》從9個方面提出了27條政策措施,主要包括以下內容:
(一)總體要求和改革發展目標。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統領,以提升建筑業規??偭?、質量效益、發展潛能、品牌價值為目標,以深化建筑業“放管服”改革為重點,到2025年實現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。
(二)扶持行業做大做強。培育一批高資質施工企業,對本市綜合實力排名前15的企業,認定為“臨沂市建筑業骨干企業”,扶持加快進入國內外高端市場。
(三)深化建筑業“放管服”改革。優化資質資格管理,簡化和規范招標投標程序,全面實行電子招標投標,建筑領域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上限由5%降至3%,支持工程參建各方以保函、保險、擔保方式代替各類保證金。
(四)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,加快生產基地和產業園區建設,到2025年全市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的40%以上。
(五)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。全面落實施工總承包制度,形成完善的施工總承包運行體系和監管體系,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。
(六)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,加快培養一批建筑業高級管理人才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筑工人技能培訓。推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,推動建筑業勞務企業轉型,健全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。
(七)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。全面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,加快推進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、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,開展監理單位向政府報告監理情況試點工作。做好工程項目初步設計、超限和抗震等各類技術審查,確保工程質量安全,對獲得“魯班獎”、“國家優質工程獎”的給予獎勵。
(八)優化建筑市場環境。完善信用體系建設,推進信用評價在招標投標、評先樹優等環節的應用。對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監管,實施建筑市場主體“黑紅榜”制度,建立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。
(九)落實激勵措施。對認定的“骨干企業”在投標保證金等方面提供扶持政策,對承攬市外、海外項目向企業注冊地繳納稅款的予以獎補,對晉升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、總承包一級資質、專業承包資質一級的企業,由受益財政分別給予獎勵。